
全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對科技的觀察和分析,以及當下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①形成:機器將會更新自己,隨著時間慢慢改變自己的功能;
②知化:把人工智能置入普通事物之中,才能帶來真正的顛覆;
③流動:想要在全新領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現的流動性;
④屏讀:屏幕無處不在,持續擴展著人類的閱讀量和寫作量,世界上所有的書終將由互聯的詞語和理念連接起來;
⑤使用:對事物的使用變得比占有更為重要;
⑥共享:將從未被共享過的東西進行共享或者以一種新的方式來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來30年最大的財富會出現在這一領域;
⑦過濾:內容擴張得越多,就越需要過濾,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錢就跟到哪里;
⑧重混:對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以及再利用,未來30年最重要的文化產品和最有影響力的媒介將是重混現象發生最頻繁的地方;
⑨互動:未來所有的設備都需要互動,如果有什么東西不能實現互動,就會被當作“壞掉”了;
⑩追蹤:自我追蹤的范疇將涵蓋人類的整個生活;
?提問:答案變得廉價,問題將變得更有價值,提問將比回答更有力量;
?開始:這個新物種已經開始了,當然,也僅僅是個開始。
必然(KK三部曲·展望)讀書賞析 第(2)篇一、形成
我將之理解為技術的不斷升級與社會的發展
二、知化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三、流動
信息的數字流化
四、屏讀
身邊所能目及之處,比如桌子、電腦、廣告牌、窗戶、紙張等等,皆會彈出信息窗口
五、使用
人們對于事物,已不需要完全擁有它,而是只需掌握使用權即可,比如一部手機,我不用再花大價錢去購買它,而是花一點點來租用即可。衣服也是如此,每年花幾千塊,預定兩三百套,不想要了,取消預定即可。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六、共享
我拍攝的一張照片、制作的一個視頻,都可以共享給他人,其他人的也可以共享給我
七、過濾
進行更多的過濾是必然的,因為我們在不停地制造新東西。而在我們將要制造的新東西中,首要的一點就是創造新的方式來過濾信息和個性化定制,以突顯我們之間的差異。
過濾的最終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注意力是最后的稀缺資源,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錢就跟到哪里
八、重混
將現有技術進行重新安排和混合,使其成為新技術
九、互動
虛擬現實技術
10、追蹤
可穿戴設備技術
11、提問
能夠幫助我們生成問題的技術將獲得更多青睞,因為答案早已存在
12、開始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就行
必然(KK三部曲·展望)讀書賞析 第(3)篇21小時53分鐘
284條筆記
我已經忘上次那么認真看書是什么時候了,印象中只有 帕慕克的<雪>如<必然>那樣仔細閱讀過。
對科技的展望,過未來的猜想,從<失控>到<科技想要什么>(這兩本都沒看完)啟發我去無盡的想象。有人回望歷史,從前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有人仰望星空,從技術角度敲問未來大門。作者在分析完科技所帶來的現象后,以現實的角度再模擬一個場景來演示抽象的理念來,深刻讀者的思維。
書中時而慫恿蠢蠢欲動的冒險者:“最偉大的事物并未出現,你還未盡到。”
K.K 果然是互聯網的精神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