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命運:文在寅自傳 讀后感(3)篇

                          命運:文在寅自傳
                          作者:文在寅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書中回憶了自己前半生的經歷。他選擇律師之路,遇到盧武鉉,從此開啟從未想過的人生和事業,來到他命運的轉折點。從此,他從朝鮮南下的貧民之子,成為為民請命的律師,一路奮進,進駐青瓦臺做幕僚,后來成功競選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書中致敬了一直在貧困中掙扎的父母,并感謝父親在苦難中給予的思想上的影響。他講述了自己讀了九年大學的始末緣由,分享了與妻子相遇相戀的經過。
                          命運:文在寅自傳 讀后感 第(1)篇

                          可以看出,文在寅對盧武鉉前總統是真愛。

                          他在盧武鉉身上找到了共同點,應該說彼此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潔身自好,嚴于律己,不畏強權,同情弱者,痛恨腐敗和特權。

                          書中從頭至尾,文在寅都表現的對政治毫無興趣,沒有一處讓他覺得政治生活,高官生活有多么擁有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反而是好幾次政治斗爭、政治風波讓他像驚弓之鳥。

                          例如他第一次辭職時,發表演講說到釜山政權,被媒體曲解引用,最后甚至成為國會議席競爭的武器,是他所在的政黨無力招架;

                          例如檢察總長,因為法務部長一句不拘留調查的指示,不僅憤然辭職,還在反對黨慫恿下,向媒體揭露所謂的黑幕,讓檢察改革蒙上陰影

                          又例如任期最后一年,作為參與政府元老的議長無情的背叛,退黨,并將私人會面的內容向媒體公布,深深傷害了盧武鉉總統的心。

                          還有任期最后一年,修憲總統任期的事件,所有人都基于政治目的刻意回避,導致修憲失敗。

                          更不用說2008年開始,對盧武鉉的政治迫害,導致亦師亦友的總統自殺。

                          這些都讓文在寅厭惡政治,敬而遠之。

                          參與到政府工作中,完全是出于對盧武鉉的尊敬、信任和維護,在青瓦臺期間,不僅沒有因為成為高官而聚斂財富,反而花光了從前的積蓄。唯一能感受到的成就感,就是推行的政策,自我感覺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或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想想如今的文在寅,為什么要再一次涉足政治,而且是走向旋渦的最中心,成為總統,成為政治斗爭最激烈的眾矢之的?

                          這本書里透露出來的,對盧總統卸任時留下的遺憾,參與政府未盡事業的復盤與不甘心,對李明博政府的恨,也許能找到一些頭緒:

                          他要繼承盧總統的遺志,把未盡的事業,最大限度的推進到心中理想的位置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他要向李明博政府當年迫害過盧總統的當事人,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算和復仇

                          文在寅已經準備好賭上自己的命運,準備把牢底坐穿,來實現上述兩點人生夙愿了。憑他一屆總統的微弱力量,想與盤踞多年的,以李明博為代表的財閥作斗爭,確實不可能有勝算。李明博成為了犧牲品,財閥不會就此倒臺,而是會瘋狂反撲將他吞噬

                          文在寅做的這一切,都源自于對盧武鉉總統的深深的敬愛和認同,讀完這本自傳后,一種悲壯的情懷,油然而生

                          命運:文在寅自傳 讀后感 第(2)篇

                          我也不知道一向對政治不感興趣興趣的我會看這本書,也許是聽說他是基友復仇而好奇這個劇情,也許是微博熱搜上看到他的照片覺得好他媽帥,總之一個契機就打開了這本書。

                          父親曾跟我說過:人的一生會有幾次劫,躲過了便是躲過了,人的一生也有幾次機會,把握住就能改變命運

                          通過這本傳記看到,文總統一生劫和機會都不少,這便是命運吧。

                          他是一個不管放到哪里都會發光優秀的人,會從無聊的生活中發現樂趣,會從黑暗里尋找希望,會為了希望而勃勃奮斗,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值得尊敬呢?!

                          本書的目的也許是弘揚盧、文二人的赤子之心,感染了一個又一個人。帶著為民請命的心來,受苦受累,走后連買套房的財產都沒有。有人說這本書寫盧總統的篇幅太多了,可是沒有盧總統就沒有文總統啊,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也是改變文總統命運的人,多數決定都與盧總統有關,這還怎么少寫?

                          官商勾結財閥干政受苦的是百姓,也許只有盧文這樣出身窮苦家庭的人才能懂,才會致力于改變這個國家

                          祝文總統以后執政順利!

                          命運:文在寅自傳 讀后感 第(3)篇

                          這是我看過的政客自傳中少有的描述另一個人甚至多過自身的傳記了。讀完發現確實無可厚非,命運著實把這兩個人牽在了一起,意氣風發攜手同行,縱橫天下揮斥方遒。文在寅的經歷頗有戲劇色彩,參加學生運動民主運動,經歷軍隊的磨練,坐過牢,去西藏尼泊爾徒步登山,三進三出青瓦臺,從總統幕僚到成為總統。韓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文總統在描述盧總統的文章中即感受到他對盧的生平為人和為政舉措的傾佩和認可。既是同路人,觀念理念自是相近,但文在不斷反省總結中意識到了他們身上理想主義的問題。盧武鉉講求正義、原則、名譽,但在為政的過程中,在國家機器的驅動下,政客、官僚總是無法全身而退。難免會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政治就是這般無情殘酷。他們是同事、前后輩、好友、律所合伙人,如今,知己故去,文在寅也成為了總統,繼續盧武鉉未竟的政治理想和事業。很喜歡文末那個標題,“愿為江水,與君重逢”。

                          相關推薦

                          聲明:此文信息來源于網絡,登載此文只為提供信息參考,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yongganaa@126.com
                          凯时k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