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之花華麗地綻放,如鮮血般妖艷。
“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她一次都沒有回頭。”小說的結尾,當雪穗看到亮司為了斬斷警察對她的追查線索而自殺的時候,我想她已經死了,從此以后,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光亮的她將在白夜里孤獨地背負著他們兩人十九年來的無數罪惡,走下去,直至走向黑暗的盡頭。“我的愿望,是在白天走路。” ? ? ? ? ——桐原亮司
“我的生命里沒有白天,沒有太陽,只有黑夜,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所以黑夜才不顯得那么暗。我沒有太陽,所以也不怕失去。” ? ? ? ? ? ? ? ? ——西本雪穗
他為她犯下弒父原罪,她給他行走在白夜里的理由。他為她動手犯下多少罪惡,她給他背著負罪感活下去的希望。
他們就是彼此的“太陽”,就是希望,就是勇氣。可他們再怎樣相愛,也絕不可能忘記那道巨大的傷痕,也絕不可能活在陽光之下。所以哪怕亮司再如何隱藏在黑夜里,也哪怕雪穗費盡心機裝得多么高貴優雅,他們的罪早已犯下,而且為了掩蓋這個罪,為了滿足他們的空虛的靈魂和欲望,這個罪還會越來越大,直至毀滅。而且他們也注定一生相愛卻絕不可能攜手白頭。
這是個絕望,陰暗和恐怖的故事。人性的黑暗在《白夜行》里,被東野無情地拷問著。
這不是純粹的偵探小說。
“世上有兩樣東西無法直視,一樣是太陽,另一樣,是人心。”
每一章,看到他們犯下的罪行,我一開始總不免震驚和憤怒——這是人可以做出的事么?我甚至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心思之縝密,配合之默契,就好像最高明的獵手,最致命的蜘蛛,他們是最無情最聰明也最骯臟的罪犯。
可之后,我卻也不免為他們感到悲傷。在經濟蕭條的年代,從11歲開始就被母親被逼賣春的雪穗,親眼目睹戀童癖的獸父是如何侵犯戀人的亮司,他們的遭遇,光是想想就覺得悲慘吧。他們長大之后,雪穗為了金錢地位一次次偽裝,一次次嫁給根本不愛的男人,而亮司甘愿為她實現這夢想,為她一次次穿梭于黑暗,殺人于無形。固然罪惡,卻讓人心疼,讓人不由得憐憫。
對他們來說,這是多么令人絕望的人生?多么令人絕望的世界?多么令人絕望的人性?
很難知道,也很難說清。
他們不可被原諒,卻值得同情。
也許在來生,兩個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可以幸福地手牽著手,走在陽光之下吧。
白夜行讀后感 第(2)篇
讀了十幾個小時終于讀完了 剛開始讀的時候覺得很枯燥 單純的事件發生 沒有線索暗示 僅有的一點點也很隱晦 完全聯系不起來 再繼續往下讀就顯得更加含蓄 沒有太多的大事件發生 都是主人公身邊的一些零散小事 直到讀完一半小說的結構才開始慢慢清晰 整篇小說都是以雪穗和亮司為主線 看了百度百科上用的一個詞 “被注視” 特別貼切 所有寫雪穗和亮司周圍人的事都是為了從周圍人的眼中注視著雪穗和亮司 就像是兩個人走路 展現的不是他們的步伐 而是周圍背景 他們兩個就這樣被讀者注視著 在白夜中行走 讀到四分之三處故事開始逐漸清晰 但隨著主線故事的逐漸進行 又有不斷地新故事發生 直到知道了雪穗的經歷 對她的態度才稍稍緩和 可還是有恨 自己的悲慘不該是殘害世界的理由 尤其是對于江利子和美佳 有時候人性真可怕 心理扭曲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再談感觸 與人為善永遠不會太差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對面人的心里在想什么 就像藤村都子和美佳 她們的不幸不是遇上了雪穗 勿以惡小而為之 沒事兒的時候多做點好事 有時候罪惡是鏈式傳遞的 人的本性談不上善惡 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在一件一件小事中形成的 我們不會有故事主人公那般復雜曲折的經歷 也沒有他們破釜沉舟的勇氣 更沒有他們精彩絕倫的智商 我們都是普通大眾 但特立獨行的人決定不了世界 是我們代表了社會水平 所以力所能及的多給社會注入一點正能量吧
白夜行讀后感 第(3)篇摘*少年桐原亮司與西本雪穗,一個弒父,一個殺母,不同的是桐原的動機是對雪穗的解救與守護,雪穗的目的則是對人生的奪取與掌控。桐原是蟄伏于黑暗中一只隨時準備出擊的野獸,冷靜而陰狠,為雪穗而驅使掃平一切橫亙眼前的障礙。他們本是黑暗的受害者,一個目睹生父對雪穗的性侵害,一個被自己的母親出賣童貞。童年的傷害將他們覆于陰影之下,共同的瘡疤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共生體,黑暗成為他們的保護色,長于陰影之下,自身亦融為黑暗的一部分,就可以規避黑暗的傷害。雪穗佯作光亮的明,桐原淪為無盡的暗,他們將陰暗淬成一柄冰冷利器,一路揮斬暢通無阻長驅直下,占盡先機,于惡中催生無盡的惡意。